肾脏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,其功能随时都可能受到威胁。尤其是早期肾损伤症状不明显,往往被忽视,导致症状加重后才诊断,给治疗带来不少麻烦。因此,了解早期肾损伤的4大指标,对保护肾脏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。
肾损伤是肾脏功能不全的病理状态,也是慢性肾病的基础。肾损伤分为3期:早期、中期和晚期,其中早期损伤时肾小球滤过率(GFR)未下降或轻度下降,肾脏形态结构相对正常。中期损伤时,GFR呈明显降低或出现许多临床症状。晚期是肾病的严重阶段,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坏严重,同时伴发多种临床并发症。
指标1:尿微量白蛋白(mALB)
微量白蛋白是尿液中检测数量较少的一种白蛋白,正常人的尿液中通常不会超过30mg/24h。如果检测到微量蛋白尿,表明肾小球滤过膜有损伤或炎症。而且,有大量的证据表明,微量蛋白尿是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之前最早体现出来的指标之一。
指标2:尿β2微球蛋白(β2-MG)
β2-MG是一种小分子蛋白,在肾小管重吸收时被过滤出来。正常人24小时尿β2-MG量小于300mg。但如果肾小管发生了损伤,β2-MG重新进入血液,导致其尿排泄量增加。因此,尿β2-MG也是早期肾损伤的重要标志之一。
指标3: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标志物(NAG)
NAG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酶,在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时会大量释放到尿液中。一般来说,NAG活性正常人的尿液中极少或完全没有。而当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时,NAG分泌增多,就会出现尿液中较高的NAG含量,成为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之一。
指标4:血清肌酐(Scr)
Scr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最常用指标,正常情况下,血清肌酐水平较稳定。但是,在早期肾损伤时,除非肾脏损伤严重或患者已处于中晚期,否则Scr值通常不会显著增高。虽然血清肌酐并不是早期肾损伤的特异指标,但是它极具参考性,能够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可能潜在的肾损伤。
预防肾损伤,除谨慎用药,避免长期高盐、高脂、高蛋白饮食外,适度运动,保证充足睡眠也很重要。同时,慢性疾病人群,如糖尿病患者、高血压患者、肥胖者等,定期进行尿常规、肾功能等检查,帮助早发现早治疗。
“肾脏是生命的过滤器”,早期肾损伤往往没有明显症状,但是通过定期检查以及关注早期肾损伤的4大指标,可以帮助病人及时发现肾损伤,及早接受因治疗,从而保护肾脏健康,确保身体健康。
免责声明:本文为作者个人原创作品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作者对文中所陈述的原创性、准确性、真实性以及相关内容的准确性并未经过本站的证实。因此,本站不对本文的真实性、完整性和原创性提供任何保证或承诺。本文仅作为参考依据,读者在阅读本文时应当自行辨别信息的真实性。